经济与管理学院创建于1985年,目前设有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5个本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学硕和会计专硕(MPAcc)、旅游管理专硕(MTA) 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生和研究生1900余人。专任教师9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29人,在读博士5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层次较高。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开展“党建+行动”
学院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依规加强学院党委在教学科研事业中的引领作用,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育人理念,切实开展“党建+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应用型经管类人才。

(经济与管理学院“情暖桑榆”志愿服务团队在岳阳楼区王家河街道长鑫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开展党建+铸魂行动。学院将党建与思政实践深融合,提升学生爱国情怀,定期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情暖桑榆”、“红色剧本杀”、“文旅研学”等党日活动30余次,共青团中央、学习强国、红网湖南等媒体予以报道20余次。主持省级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项;所在学院获得“湖南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湖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学院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建有6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品牌、教改特色项目省级立项8项。出版《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经管类课程思政案例选编》1部;《市场营销学》课程获得湖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优秀教学团队称号。1名教师获湖南省高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称号;1名教师荣获“湖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称号;1名教师获“湖南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3名教师获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先进个人”。

(经济与管理学院师生前往岳阳城陵矶国际集装箱码头参观考察。)
开展党建+科研行动。院党委将党建与学术科研深融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截止目前,学院获批湖南省长江经济带研究基地、湖南省港口经济研究中心等16个重点科研基地,举办省级论坛4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级项目70余项,获国家级荣誉40余项、省级荣誉70余项,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l、SSCI、CSSCI、CSCD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发展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立了长江经济带实验室。长江经济带实验室获得湖南省芙蓉学子·学术科研奖。
开展党建+使命行动。学院将党建与社会实践深融合,围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组织200余名学生开展以“传播中华文化”、“敬老爱幼”、“生态文明建设”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30余次,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参与组织策划不同类型志愿服务活动70余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16000余小时,其中参与的两个志愿服务团队已获得国家级表彰2次,省级表彰6次,校级表彰6次。受到团省委书记等领导的认可。“情暖桑榆”“七彩筑梦师”两支品牌志愿服务团队共获得国家级银奖1次,铜奖1次,省级金奖3次,获评团中央为老志愿服务优秀项目案例、“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等多项荣誉;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荣获全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优秀示范团队,并收到团中央、教育部感谢信一封。
开展党建+榜样行动。学院将党建与榜样示范深融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支部开展“我是党员听我说 我是党员看我做”活动,制作党员先锋墙,设立“研院人物”、“国奖零距离”等榜样宣传栏。三年来获评“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30余项,开展榜样宣讲活动12次。
开展专创融合探索,促进专业创业融合
学院将双创理念、思维、技能等融入专业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思维和资源,对专业教育进行再造和升级,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对专业教育的赋能。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研讨活动。)
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院承办了2023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会年会、2022年湖南省大学生旅游专业综合技能大赛。本科生共获得国家级奖励37项(其中中国互联网+国赛铜奖2项,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三等奖6项,人力沙盘一等奖1项)、省级奖励45项(省金11项,其他省级奖项34),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国家级5项、省级121项。

(经济与管理学院课堂教学即景。)
通过实践基地建设深化高校与企业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协同育人。学院持续开展实践性教学和实习实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学院近三年共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项。共新建实践基地13家,其中有湖南省研究生旅游管理专硕联合培养产教融合基地,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湖南理工学院与湖南高桥大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共建),4个互联网行业和2个外贸行业的校外实践基地。
通过课创融合方式开设专创融合的课程,丰富课程体系。除学校开设的专创融合课程外,学院积极调整专业结构,进行课程改革,丰富专业与创业的有效结合。近三年学院开设的《统计之美》《变局中的中小企业营销》《BP创新创业训练营》等专创融合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
深化产教协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着眼湖南省“三高四新”与岳阳市“1376”发展战略布局,深化产教协同,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办学特色,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库支持和平台建设。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课堂教学即景。)
优化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产业人才参与教学产业人才的参与也有助于高校教师队伍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促进了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学院不断引进高水平博士充实师资队伍,鼓励教师通过访学、在职读博、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等方式提升专业水平。近三年教师出国访学1人,在读博士5人,援藏1人。学院加强产教融合,师资共育,金融工程综合实训课程引入了行业导师授课,授课时长共1周半,占总课时的50%。授课内容围绕证券行业的前沿问题和操作技术问题展开实训,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得以提升。
引入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和修订培养方案。分享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进展,能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学院2024版培养方案充分吸纳企业方的需求意见,开展了全过程培养方案修订。5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负责人与教研室主任均赴企业开展了调研,召开了研讨会,完成了5个专业的调研报告,根据评阅专家意见表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完善。学院还邀请了湖南省证券行业协会秘书长刘丹岳等行业专家不定期开展讲座及课程教学。
长期致力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洞庭湖区绿色转型研究。近三年学院组织主办或承办长江经济带·大湖论坛、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会年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与此同时,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多方位合作,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逐步建成“湖南省长江经济带研究基地”省级科研平台,“湖南岳阳乡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港口经济研究中心”“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岳阳分院”3个市厅级科研平台,“长江经济带科研团队”“洞庭湖生态经济科研团队”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智库与科研平台;三年来,进校科研经费达3000余万元;获得省市级领导批示及成果应用36项,4名教师的咨询报告在“献策湖南”金点子活动被省政府工作报告采用。(图片来源:宣传部、经济与管理学院)